某大型工业厂房监理工作浅谈

网站编辑:浙江一舟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23-02-13 

浙江一舟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田茂盛


【摘  要】 伴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振兴,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公用工程从近几年发展的趋势看,规模越来越大。各类新兴材料和新兴工艺在建筑业持续革新的浪潮中不断涌现。作为参建主体单位之一的监理方工作人员势必需要不断学习与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推进和服务本职工作。

【关键词】 工作关系 协调  安全监理  质量控制

 

引言

笔者曾全程参与建设的一个工业建设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为Q项目),位于嘉兴市秀洲区。2018年年初开工,2020年6月竣工验收。该项目体量较大,总建筑面积约160000平方米,该工程主要由三个不同使用功能的生产车间围合构成外观上是一个单体钢结构的工程。为地上两层,局部三层的钢框架结构,屋盖采用网架。

此项目参建主体单位多,到施工后期约有20家承包单位同时交叉施工。在整个施工监理过程中,总体协调管理难度极大,过程中的有关工程协调管理,工程目标管理的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回顾,这些经验也有利于当前和今后监理类似工作更好的开展。本文将主要从各方关系协调、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三个大的方面逐一论述。


一、各方关系协调

 1.树立与施工单位的正常工作关系

(1)平等看待参建各施工企业人员:

作为一名监理人,正确树立和施工方的关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之一,监理方的项目负责人应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双方需要平等并互相尊重的展开对话。施工单位有的看起来高大上,具有一级、特级的企业资质,但现场一些主要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与这些称呼并不匹配。这也是整个行业实际存在的一种现象。监理看待他们与看待自己一样应基于最基本的实事求是态度,首先从心理上不能把他们理想化,应尊重他们。尊重是相互的,互相尊重才有利于工作上的沟通顺畅。如Q项目刚开工时,施工总包项目部内十几个施工员及主要管理人员均为新招聘的人员,彼此缺乏了解,项目部内部主要是管理方面的磨合期就经历了较长时间。根据当时的状态,如果监理从开始就否定这套班子的存在,是不符合现阶段建筑行业的特性的。路遥知马力,当然个别不适宜的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以各种方式替代。

(2)与施工方应需要保持一定距离

和施工方过于深入交往,做材料买卖的介绍人、或参与介绍分项工程施工班组是不可取的。凡事都有得有失,交往过甚,在工作上需要正常制约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难为情,失去监理监管的意义。如果由于监理方项目负责人拘束于对施工方的真正监管,主观上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虚张声势的做法,项目部其他同事看在眼里自然成了不良示范。

对于一些较大型的项目,参建人员多杂,素质参差不齐。这些情况集中反映到工程质量、安全上的问题就多,而且贯穿项目建设始终。监理监管同样是动态的过程,并且相当一部分监管内容是反复出现和具有雷同性的。如果一次性的监管就将今后的同类错误现象都彻底杜绝了,那需要施工方的高度自律,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是实现不了的。对项目监理部来讲,长期的管理中,“监管疲劳’的问题就成了必须坚决克服的问题。与施工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日常需要监理约束的情况下,就有一颗强大不动摇的内心作支持。

2.保持和建设单位的良性关系

从法律上讲,监理受建设单位委托,是要独立自主开展监理工作的。实际工作中“大业主、小监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项目中,业主代表或明示或暗示监理,并发出种种不适宜的指令。即使监理坚持的一些东西是原则性的,业主方代表或由于各种原因不支持你甚至跟你意见相左,你的那些看法仍然不容易落实。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顺势而为来补充完成项目监理任务。争取日常工作中业主方的支持就显得更加重要。不管是增加个人之间的感情,或是对业主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均为能够顺利推动项目建设在法律法规的允许框架内进行。以尽量避免由于业主方的原因造成的监理方面的失职失责的隐患事件。当然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相信多数业主代表还是愿意听从监理方的建议。

Q项目生产车间2由于生产工艺等功能需求增加了木板立库和办公室。在该区域后增加的钻孔灌注桩做单桩静载试验时,业主方为加快进度,擅自请第三方检测单位做了一根静载桩,没有将实时数据上传政府主管部门。被我监理部发现后及时叫停,并整理资料上报区质检站,重新按规定做单桩静载试验2根,并将数据实时上传,就得到了业主方的理解和认可。本质上这也是在矛盾的相对对立中求得统一。

监理项目部的一位勤快的老同志,每天上班时都会很自然的为业主方几个代表做好部分后勤工作。例如烧好开水,沏好茶。这些不起眼的行为,折射出暖暖的心意。在与业主方的关系融洽上,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一个较大的项目,建设周期都比较长,长期与业主方一起共事,彼此都有所了解。认真的工作态度相信终会取得他们的认可,为公司,也为项目监理部争取较好印象。与业主方面努力保持良好的沟通,有时因业主方内部矛盾,或业主方与施工方之间的矛盾在不易调和的阶段时,同样还少一些转嫁到监理人员身上的风险。

3.针对专业分包的监理协调

一直以来,尽管政府在力推施工总承包模式,实际当中由业主方单独发包的分部分项工程并没有被有效遏制。当一个项目出现这种情况时,比如施工场地占用,临时用电分配,各种已完工程成品保护,过程资料报审等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各单位之间协调往往困难。表面是由总包单位牵头负责管理,实际不容易做到,到最后变成各扫门前雪。这些给监理工作也增加了不小的协调难度。

在这个时候,如果想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单独向施工总包方下发监理方面的一些指令是不够的,政府既有条文仅指定总包单位接受监理指令,是在总分包双方均互相积极响应的理想状态下实现的。若要工作有实质性推动,针对各分包单位存在的问题,需要由业主方和监理方共同和分包单位加强沟通,推动整改。

Q项目生产车间1、2、3主体结构是钢结构形式,钢结构合同产值占总包合同产值的2/3,作为钢结构专业分包单位事实上是由业主单位慎重考察后直接指定的。所以看似归属总包之下被管理,施工当中实际上相当于2家独立的单位。消防安装单位也由业主直接签合同发包。多家独立单位共存,在向监理报审各种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材料、检验批、隐蔽验收单等的时候就存在总包方不愿意参与的现象,导致这些问题的解决要花费较长时间。

4.设计变更协调

设计方案本身产生的施工安全风险有时也需要合理减小和规避。这应当成为监理工作人员具有的基本意识。如Q项目生产车间1有一道东西方向的防火分隔墙体,长度30米,高度最高点约24米,最低点约20米,墙体顶部随曲面网架下弦杆斜度收头。原设计采用20cm厚B06加气块砌筑,辅以构造柱和圈梁。由于墙体尺寸高而且长,实际施工中砌筑作业的质量和施工安全风险等隐患较多。在项目监理部的积极推动下,经研究由设计出具变更单,改为在9m标高处2个框架钢柱之间设置一道截面高80cm的箱型钢梁,箱型钢梁上面以型钢骨架+轻钢龙骨+防火岩棉+每侧2层防火石膏板组合安装,箱型钢梁以下部分仍按原设计施工。生产车间1和生产车间2的二层结构面以上至网架部分的防火分隔墙也由原来的加气块砌筑改为了钢骨架+轻钢+防火岩棉+防火石膏板形式。 

总体上这种设计变更,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多部位避免了较高直线型外脚手架的搭设和连墙件不易设置的安全技术措施问题,取之以普通升降车代替脚手架施工作业,无论从施工安全、进度、还是施工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安全生产的监理监管

在当前形势下,安全生产相比较质量方面的的问题看起来显得还要重要。这主要基于政府对社会稳定性的诉求。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会迅速广泛传播,负面影响较大。Q项目在建设中的几个安全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1.吊装作业安全监理

在整个项目施工中,生产车间1、2、3的钢构件吊装作业时间跨度长,单件吊装吨位大,多机联合起吊等特点增加了吊装风险。项目总用钢量达到20000多吨,最大的箱型钢柱单柱截面1.5x1.5m,钢板厚度4.5cm。相当一部分采用的波纹腹板钢梁单梁高度2m,单个梁柱约有10吨重。屋盖网架的安全起吊风险更加不可忽视,网架在地面组装好后再起吊,部分单片网架重量可以达到40多吨,总的网架数量有117榀。

监理过程中,我们注重对起吊点部位的牢固性进行检查,督促施工方采用性能优良稳定的吊装机械,多机配合作业时,由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现场指挥,时刻掌握每台机械的起吊吨位,及时通过对讲系统调整。在所有构件吊装过程中,未发生安全方面的问题。归结起来,应是有几个原因:①吊装作业全部放在天气较好的白天起吊,起吊点设置合理。②起吊机械占位处基础承载力较好(多处已经回填好塘渣并根据实际需要辅以铺垫钢板)。③吊装机械包括吊钩、钢丝绳等吊具安全可靠。④网架吊装前对地面网架拼装的牢固性排查到位。⑤起吊司机选用持上岗证并实际吊装经验丰富的人员。⑥施工方负责统筹吊装指挥的是具有丰富吊装指挥经验的人员。⑦业主、监理、总包和钢构单位对吊装作业的重视程度较高。

2.危化用品安全监理

Q项目在钢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中氧气乙炔瓶的使用也是安全隐患较大的一个方面。

在工程初期发生的一起安全事件与此有关。当时工人为了图省事,在生产车间1动火作业时,违规将氧气瓶和乙炔瓶并排斜卧在一辆小推车上。将气绳向上斜拉至网架作业面进行局部氧气切割时,导致融化的铁水烧断气绳,迅速引燃至乙炔瓶口,周围工人即刻往四处散逃。一名钢构带班人员冒险上前关闭氧气瓶阀门,又冒着危险将氧气瓶拖到较远处,才避免了更恶劣的安全事故出现。

未按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操作的后果在此次事件中给各参建单位和围观的工人们上了难忘一课。接下去的所有氧气乙炔瓶使用,监理部更加作为一个重点管控。在日常巡检中加大巡检频率,严格督促落实动火审批制度和各种防火防范措施。尽管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工人忘了前车之鉴,不过通过不断的纠正和教育,未再发生类似事件。

3.高处作业安全监理

安全方面的第三个问题,即工人的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在每个房建工地广泛存在。在Q项目中,单片网架起吊后在框架钢柱顶端定位前与原固定好的网架杆件的空中对接、局部需要散拼的网架杆件、钢梁端头安装高强螺栓与焊接作业等等都是高处作业,历时也长。高处作业需避免吸毒、高血压、恐高症等一类人员参与,同时需避免酒后作业,还需要“生命线”设置到位,作业人员采用双背肩式安全带。

防止高空坠落的风险以尽量减少高处作业的内容为宜。如果能够在地面上完成的工序,应当在地面上完成。例如网架在地面上刚刚拼装完成后,迫于进度要求而急于起吊就是极不可取的行为。有的网架甚至只是杆件部分完成了拼装,上弦杆上面的主、副檩条尚未安装,所有中间层油漆涂料和最外层的防火涂料均未涂刷就起吊安装。其结果是事倍功半,人为造成后续较多的高空作业,安全隐患亦随之增加。如屋面网架超薄型防火涂料涂刷由于缺少稳固立脚点,既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又徒增了本可以避免的高处作业安全风险。所以科学合理安排工序作业的先后次序,在一定程度上就消除了一些隐患。在监理工作中,就要针对性的对这些风险经常性的进行事前控制。


三、质量方面的监理控制

 质量控制这一监理工作在“投资、进度、质量”控制中处于首要位置,属于监理工作中最直观的部分,在工作量上也是最多的。对于以上三种目标控制,投资与进度控制虽然出现在各类监理规范标准中列为监理工作目标控制的重要内容,然在具体落实中已经名不符实。也可以认为,这种提法从初始一种理想,在实践中背离后逐步渐行渐远。

投资控制跟建设单位的项目前期规划是否完善密切相关,考虑不周仓促上马的项目,就会发生严重超出预算的可能。Q项目就是个典型例子,由于生产车间内因功能需求造成的局部更改、主生产车间外配套设施的不完善而不得不新增部分土建等设施,林林种种的原因,累计增投约8000多万。事实上,监理投资控制的意义更多体现在对完成合格产品实际工程量的确认上。

进度控制亦然。进度快慢与建设单位前期设计方案合理性相关(即业主方设计图纸越少变动则越利于进度推进)、与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的资金筹措和工程价款支付、与施工单位的实力密切关联。以监理的力量去推动改善投资与进度的问题,在一般民营投资项目效果不佳。

1.工程桩的监理控制

质量控制在成为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时就有了很多工作要做。一个项目从头到尾,都在讲质量问题。相对而言质量方面的基础、主体结构安全性就非常重要。

首先是基础分部工程问题。嘉兴属于软土地质,工程桩的使用基本涵盖所有建设项目。Q项目厂房相邻的基础承台设计尺寸规格较多,所采用的工程桩桩顶标高、桩长种类也较多,在打桩过程中监理控制难度较大。由于各方面问题,例如现场监理人员缺少打桩监管经验,市场混乱导致打桩作业人员严重缺乏职业操守,施工单位在整个市场行为中缺乏严肃的合同履约精神。总之,在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的情况下,想要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从技术层面讲,能做好下面几个工作在较大程度上能提高打桩质量:①严格检查验收,保证进场的桩型号正确,尤其是高强桩与非高强桩避免错误,抗拔桩与非抗拔桩避免混肴。②准备施打桩的区域提前堆放正确配桩长度的桩,这个是监理检查控制重点。③旁站监理在具体执行中往往是不全面的,难以保证与打桩人员的作业时间同步。同时打桩的桩机又多,监理人员精力不足。对于作业时间差除了做好第2条工作外,还需要监理定期不定期的抽查,用图纸核对正在施打的桩号和实际施工的配桩长度。④规范并提升总包和桩基班组在桩基施工中的质量自控行为和质量意识。

2.主体结构的监理控制

主体结构质量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于重要承重构件的框架柱和梁的设计及施工质量安全。例如Q项目厂房基础钢柱的埋置节点处预埋螺栓与柱基础底部的安装连接,±0.000以下部位基础钢柱柱身外围的钢筋混凝土的包裹,都是监理工作中的重要检查内容。在整个钢结构设计中,钢构单位采用了BIM技术,这样在单个构件的设计尺寸精度以及构件在工厂制作精度上予以了保证。在现场安装精度继续控制的情况下,安装尺寸偏差总体上处于较好状态。前期铺垫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钢梁端头与钢柱侧面预留板处的高强螺栓连接益处颇多。可以尽量避免双层夹板与梁柱螺栓孔的错位,提高节点强度,也提高了钢框架结构整体受力体系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监理工作上值得提醒的是,由于钢柱和部分钢梁采用四面钢板围合的箱型封闭结构,应当对这些不同规格的构件现场想办法利用一切检测手段测量围合钢板的厚度,以避免发生施工方以薄代厚的现象发生。

3.屋面渗漏水监理控制

质量方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是钢结构屋面的渗漏水现象。Q项目厂房的屋面结构整体采用JR4屋面系统,从下至上为:网架--主、副檩条--防锈钢丝网格--W38贴面玻璃纤维保温棉--0.6mm厚度屋面瓦楞钢板。屋面瓦楞钢板块与钢板块之间向上折边处的锁合先人工用专用工具钳锁定,最终以专用电动锁边机械持续移动嵌固。单个车间的整个屋面成一整体,三个车间共约80000平方的屋面几乎不见渗漏点。但在后期屋面虹吸排水投入使用后的雨天渗漏水检查情况看,漏水部位多数集中在S304不锈钢做的天沟和四周的檐沟处,漏水点位多、并且二次止漏难度大,反复止漏经历的时间长。究其漏水原因:①不锈钢板之间焊接有漏点。②槽型不锈钢与钢板托带之间连接螺丝由于屋面其它作业人员踩踏导致此处的止水片松动等。这种渗漏水属于质量通病防治的一项,如果事前控制及过程控制不充分,事后整改不能有效根除,该质量瑕疵将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结束语

近年来,不管是建筑行业内还是行业外人士,包括监理行业本身的从业人员在对监理工作的认识及重要作用上缺乏正确理解。但这并不能改变无数监理人为整个建筑业良性发展所作出的默默而巨大的贡献这一基本事实。

总之,正确梳理与参建各方的正常工作关系,勤沟通,多协调。从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并且善于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去解决。想必对个人业务能力方面的提高、对事物认知方面的升华,均有收益。做好监理工作的各项质量管控,确保主体结构安全,同时严控各类施工安全风险,一直是监理人员的职责所在。通过不断学习与吸取教训,在日趋庞大、复杂又新鲜事物不断呈现的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理工作品质才好逐步提升、与时俱进。